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后疫情时代,戏剧何为?

2022-01-23 发表|来源:南方周末|作者:朱圆
2021年11月18日晚,陈佩斯(左)新作《惊梦》在上海首演。(视觉中国/图)

2021年,演艺市场依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上半年,演出市场已然跨过止损临界点,交出漂亮成绩单;下半年又因疫情反弹,上升态势戛然而止。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自8月起,全国二十多个省份陆续大面积关闭剧场、取消演出,比如保利院线停演项目近七百场、延期项目近两百场。

在可预见的未来,受疫情持续影响的各行各业,都将在不确定中摇摆,对于人群聚集型的戏剧行业而言,更是如此。

以乌镇戏剧节与综艺《戏剧新生活》为代表,戏剧正在探索和开辟更为大众化的产业形态。反观艺术作品本身,无论是原创剧目,还是改编之作,2021年的戏剧舞台整体呈现出叙事保守的倾向。成熟商业戏剧之外,校园剧社、民营剧团的小剧场创作正蓬勃发展,值得更多的关注。

出圈之后,中国戏剧迎来春天了吗?

戏剧综艺节目《戏剧新生活》的出现,可视作在2020年疫情之下,无法举办戏剧节的折中选择。作为发起人和嘉宾的黄磊、赖声川,正是乌镇戏剧节的其中两位创办者。节目让戏剧在大众视野内获得了热度,商业效益更不容小觑。

在跳档一年之后,第八届乌镇戏剧节表现出了市场的向好。开票一周内,25000余张特邀剧目戏票全部售罄,单剧最快售罄用时8.4秒,全网购票参与人数35.6万。这种繁荣景象一定程度上有《戏剧新生活》出圈的加持。《养鸡场的故事》等五部来自综艺的短剧,在戏剧节上重演,跻身最快售罄的剧目之列。

相比往年,戏票票价亦水涨船高。几部来自综艺的剧目,除了没有安排座位的《倒影》,售价均为480元,而演出时长都在30分钟左右。2021年仅有来自中戏、上戏等高校的三部剧集以80元票价出售,热度较高的六部剧最低票价在480元以上,另有八部剧最低票价380元。

在综艺节目带来的出圈效应之下,不乏观众抱着追星的心态去看演出,有人在《巴西/养鸡场的故事》散场后得到某位主创签名并潸然泪下。剧评人奚牧凉指出:“这种此前在戏剧行业中非常罕见的现象,标志着《戏剧新生活》所探索与开辟的戏剧面对大众全新的产业形态。”

眼下,产业层面的存续比艺术层面的进步更迫在眉睫,戏剧节乃至整个行业似乎已作出了选择。奚牧凉为此感到担忧:“行业弱肉强食,胜出者又是产业层面的强者,中国戏剧由此开始出现资本化甚至泡沫化的先兆。”

2021年6月,首届阿那亚戏剧节在河北秦皇岛举行,这个将剧场搭建在海边的戏剧节,被视作与江南的乌镇戏剧节对标的北方戏剧盛宴。两者运营模式相似,在一个封闭区域内,观众买票入场,邀请外来剧目参演。

但由于阿那亚戏剧节放在一个高档社区里,因此观众大部分是小区业主。乌镇戏剧节的观众则基本是外来者,包括行业内人士、有看戏习惯的观众,本地居民不多。这也是乌镇戏剧节曾遭质疑的一点——戏剧没有在本地生发出来,即便有在地的生产创作与观众,也非重点。阿那亚的业主自发组建了业余剧社,每年自己排戏,这使得阿那亚戏剧节更像是中产阶级社区的一次派对。至于戏剧能否在此地持续生长,需要时间来验证。

疫情之前,国外剧目大举引进国内,学界谓之“二度西潮”,观众狂欢,市场狂飙突进。第八届乌镇戏剧节另一特殊之处在于,没有国外剧团参演。当下整个中国戏剧市场,也面临着国外剧目消失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对“国内戏剧能否经得起检视”的追问。

后疫情时代的保守叙事

2021年正逢鲁迅诞辰140周年,波兰导演陆帕受邀担任戏剧《狂人日记》的编导。他结合鲁迅其他作品,对整个故事做解读与扩充,构建了一个“鲁迅宇宙”。第三幕尾声,狂人在高铁上与一名当代学生相遇,展开了一场“新觉醒和旧秩序”的对话。面对这个中国观众熟悉的经典文本,陆帕完成了再阐释《狂人日记》的挑战,以具备当代性的锐利锋芒,直入文本背后人的内心世界。全剧不仅带有浓厚的文学性,在对文本迂回、反复的解读之中,亦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舞台节奏。

“戏剧有时候是要对抗世俗的,是要对抗时间的,可能陆帕也想对抗我们看戏的习惯。四个半小时,那么长的时间里,日记读了好几遍,我后来发现,他就是要这样来做,希望你们看到他的节奏,慢慢在剧场里颠覆。对抗时间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点体现,就是看完之后,这个戏会纠缠着你。”上海话剧中心艺术总监喻荣军在研讨会上说。

另一部具有鲁迅气质的作品是《故乡》。故事发生在当代的江南水乡,呈现了农村里众人的精神困境,这在国内戏剧舞台上是罕有的题材。过去,农村题材的作品几乎全为国营戏剧,集中展现乡村振兴、扶贫成果;民营戏剧的关注点,则往往落在城市生活与都市人群上。更隐蔽的是,该剧没有止步于揭示乡村现实。主角李新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出身卑微,靠着剥削亲情来维持尊严,创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批判与讽刺态度,正出于对自身所处的知识阶层的反省。

相比题材上的创新与突破,《故乡》遵循的仍是现实主义的形式。2021年,戏剧舞台上的水准之作,绝大多数是此类叙事完整的传统作品。这或许反映了后疫情时代,戏剧人们的心态趋于求稳。毕竟,实验的风险很大,往往是更有信心的情况下才会作出的选择。

在以先锋实验著称的导演身上,这种转变尤为明显。李建军以素人剧场闻名,2021年他的两部作品分别出现在阿那亚戏剧节和乌镇戏剧节上。《变形记》改编自卡夫卡同名原著,将主角设定为当代快递员。剧评人杨小雪评价该剧“看似简陋粗糙──舞台空旷,影像粗糙,表演粗野──实际上,这部作品非常谨慎,剧场中的每一种行为都是恰当而合理的,是在原著文本中有迹可循的”。《世界旦夕之间》改编自1973年同名电影,整部戏虽然采用了实时绿幕抠像、人像面具、电子游戏视效等创意,但在叙事上没有玩太多花活,演员只是重演了电影的剧情。在2021年的剧目中,李建军的戏已算是在实验性上走得较远的,但和他过往更后戏剧的作品相比,两部作品表意皆十分完整,采用的是更传统、更保守的叙事方法。

孟京辉的《红与黑》亦是如此,按照原著的叙述顺序老实叙事,仅仅拼贴了一系列文本片段。全剧最出格的,要数最后半小时对海纳·穆勒剧本的拼贴,就观众的反馈来说,这个片段恰是接受效果最差的。“可能观众也更倾向于要听一个完整的故事。”南京大学副教授陈恬向记者分析,叙事上的保守不只来源于创作者的心态,观众的审美倾向也在助推。

《红楼梦》《尘埃落定》《活动变人形》《繁花》(第二季)等一众改编自文学名著的戏剧,整体都在水准之上,制作较为精良,改编的思路皆为忠于原著。

陈恬指出,这种忠于原著的改编,是一把双刃剑。“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品质上的保证,但是也会造成问题:在忠于原著、吃透原著的基础上,这些改编的作者,好像自己走得太少了。一个是他们在主观上,想把原著那么一个长篇故事压缩在舞台时间当中,还想讲完完整的故事。这就造成改编上比较吃力。另外一个,这样也会限制去做经典文本和当代的结合。”

与导演李建军此前的作品相比,他2021年的新作《世界旦夕之间》在叙事上显得更保守,而这是后疫情时代许多戏剧作品的共性。(塔苏/图)

小众的与公共的

戏剧节的红火、戏剧综艺的出圈,不足以改变一个事实——戏剧在中国极其小众。从豆瓣网评分人数可见一斑,除去商业爆款、头部戏剧人之作,达到四位数的剧目寥寥可数。

时隔六年,陈佩斯继《戏台》后推出《惊梦》。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昆曲戏班和春社意外卷入战略要地,在保全性命和坚守传统之间打迂回战。乱世中,戏班众人如车毂下的蝼蚁,以昆曲为代表的艺术与美在时势面前坚韧又脆弱。豆瓣上,一千多人参与的评分高达9.3,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部戏票房口碑双丰收。2021年,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倘若将目光从大舞台上挪开,会发现在一些不那么起眼的地方,更“野生”的戏剧正蓬勃成长着。

校园戏剧逐渐崭露头角。一方面,其市场表现不俗。继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蒋公的面子》之后,北京大学“话剧九人”剧团创作的民国知识分子系列话剧亦深受瞩目。从2019年的《四张机》到2020年的《春逝》再到2021年的《双枰记》,技术上愈发成熟。

另一方面,学生戏剧社团不受商业过多的影响,做出了更为纯粹的探索与发声。实验戏剧《癌友·哈姆雷特》完全由南京大学的几位本科生和硕士生策划、组织、制作和运营。主创们联系了南京市秦淮区癌友协会,邀请十多位癌症康复者与患者作为主要演员,通过排演经典戏剧《哈姆雷特》,创造了一个情境,让他们自在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作品以真诚与勇敢直面当代戏剧的大问题——剧场艺术日渐式微,是否还有可能介入生活。

疫情暴发第二年,日子在平常与无常交错间逝去。对于当下普通人生活的直接反映与反思,在小剧场中悄然出现。

《杂拌、折罗或沙拉》是一个关于“被困”的戏:失去挚爱的人被困在没有答案的回忆里,失败的人被困在自我实现的执念里,离不开终端的人被困在大数据的监控里。像剧名一样,全剧呈现了三个关系松散又风格迥异的段落。后疫情时代的背景是沙拉酱,让碗里食材混合过后有了和谐的味道。

草台班戏剧社推出新作《蛤蜊岛》,重新打捞疫情的种种况味。依旧是集体创作,预约制、不售票,在非传统的演剧空间里表演,演出结束后留有长时间的观众讨论──创始人赵川所谓“演后剧场”。与学生剧社相似,民间戏剧团体的“业余”身份,有助于保有其自由的创作状态。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郭晨子认为,“业余”的草台班呈现的是“专业”的戏剧,专业性在于其构建的“场”:“这个‘场’由表演者和观看者共同关心的议题合力构成,是一个聚焦和分享的场域;这个‘场’是公共的,呈现公共事件和公共记忆,引发公共讨论,是剧场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之一。”

当戏曲融合新媒介

作为传统剧场演出的一部分,戏曲也在疫情中遭受着冲击,而戏曲市场本就低迷,这迫使行业做出更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媒介变革的影响下,戏曲创作与表演的艺术规律、美学理念、观看方式、互动反馈,都已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革。“云”时代的到来,加速改变了戏曲的传播方式,这门古老艺术在与多元文化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摸索出一条打通现代媒介、吸引年轻观众的路径。

2021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刷新了中国戏曲电影的最高票房纪录。电影上映那天,正是粤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十五周年纪念日。戏曲的唱念做打与具象化的电影语言跨界融合,久已有之。和以往拍摄舞台或实景的戏曲电影不同,《白蛇传·情》在视效上做了突破,现代影视特技的全方位介入,使得影片场景呈现出虚实结合的效果。

全片中,“水漫金山”打斗戏运用的动态特效颇为亮眼。在原本的戏曲舞台上,演员通过甩水袖来表现水漫金山,到了电影里,这段长达六分钟的特效场面,掀起了十分逼真的滔天巨浪。重点展示了该片段的电影预告片,曾在B站登上热门第一。“特效+戏曲?好新奇”,不少90后、00后观众产生了好奇,类似的评论频繁出现。

配图 戏曲节目《惊·鸿》将京剧裘派传人裘继戎的舞蹈表演,和传统戏曲演员的表演程式进行了糅合,通过《游园惊梦》《断桥》《天女散花》《钟馗嫁妹》等经典戏剧曲目的串烧,展现了昆曲、秦腔、川剧、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的不同之美,也让大众意识到了传统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资料图

白娘子的扮演者曾小敏,在2021年B站跨年晚会上,与歌手梁汉文跨界演绎电影推广曲《待你归来》。这是戏曲演员第二次参与B站“跨晚”。2020年“跨晚”,京剧裘派继承人裘继戎登上舞台,和几位不同剧种的演员一起,表演了戏曲与舞蹈相融合的节目《惊·鸿》。这个看似与Z世代年轻人距离最远的节目,却成了整场晚会播出后口碑最好的作品。

在国风兴起的势头之下,年轻人以全新的目光打量戏曲,并在其中找寻审美资源。地方戏曲剧种,也纷纷积极回应年轻人的需求,相当数量的戏曲剧团和演员开设抖音号、小红书号,“疫情失业越剧演员直播间再就业”的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除了常规投放演出预告、上传折子戏视频或全程直播,戏曲演员们开始尝试更亲民的表现方式,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用戏腔演唱古风歌曲。曾经只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名角,适应了互联网新媒体手段,逐渐与观众形成新的观演关系。

借助新媒介,乘着传统文化复兴的东风,戏曲在当下焕发了新的生机。但缺乏好编剧与具有当代意识的剧本,仍是有待突破的难题。毕竟,唯有与时俱进的内容,才是吸引与留住观众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