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支持文艺工作者直播并获得收入,为传统文化注入内生动力

2022-06-28 发表|来源:新华社|作者:陈听雨

随着媒介形式迭代发展,直播等新媒介开始帮助传统文化打破既有传播困境,并通过打赏萌生知识付费新形态。为弘扬传承传统文化,探讨直播及打赏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的新机遇,6月14日,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举办“直播与传统文化传播”研讨会,并发布《知识付费新形态——直播打赏与传统文化传播研究报告》(下称报告)。

图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徐粤春在研讨会上表示,要利用好直播及打赏等新媒介、新表达,将传统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助推优秀文化达成创造性转化、获得创新性发展。

徐粤春认为,网络直播贴近现代年轻人的社交平台和生活方式,能通过主题化、板块化、故事化等“微形式”,使传统文化成为滋养青少年美学认知的源头活水。此外,直播这一新舞台,既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到高质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又以打赏方式为传统文化补上“电子票”,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直播中找到新的平衡点。

据抖音2022年发布的戏曲直播数据,过去一年间,平台戏曲直播超80万场,累计看播人次超25亿,73.6%戏曲种类获得打赏收入,许多戏曲演员在疫情期间通过直播保证了生计。

徐粤春期冀,从事传统文化传播的从业者能继续展示各类古老艺术的精髓,通过直播及打赏等新媒介实现“无远弗届”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