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漫川古镇的双戏楼

2022-07-22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冀卫平

相邻的两个戏台,中间用演员休息室巧妙连接,分属对面的关帝庙和马王庙。一个台上唱秦腔,一个唱汉剧二簧或黄梅戏。北侧的关帝庙戏楼为九脊重檐歇山顶,藻井为八角形,饱满灵秀,据说是我们山西马帮修的;南侧的马王庙戏楼单檐歇山顶,挺拔大气,是陕西的骡帮修的。这就是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漫川古镇上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座联璧式双戏楼。

历史上漫川镇“百艇联樯、千蹄接踵”“南通吴楚、北连秦晋”,一直为秦西南连接的水旱咽喉大通道。早在东晋时期,就成为名噪一时的边关通市和重要的南北商贸集散地。

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漫川地处秦楚交界之处,地势险要,是双方必争的军事要塞。漫川镇常常是早晨被秦军占领,成为秦国的一个行政区划,漫川镇上插的是秦国旗帜,老百姓穿的是秦国的衣服,说的是陕西话。到了晚上,楚国军队又有可能夺回漫川关,漫川关上的旗帜又换成了楚国的旗帜,老百姓们只好被迫换上楚国的服饰,说起湖北话。据说,这就是成语朝秦暮楚的来历。

明清时期直至民国初年,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地处商於古道上的漫川,南上的船,北下的马都要在这里做转口交易。为了保佑商旅旅途一帆风顺,1886年,骡马商队中有人出资在漫川镇修建了马王庙,因为与骡帮有关,又称“骡帮会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于关帝庙的修建没有找到记载。

以“骡帮会馆”为代表的历史遗存只是反映了漫川古镇以往的经济繁荣,双戏楼则是南北文化在漫川古镇交汇的一个突出体现。据说在历史上,南戏楼经常给湖北等地的南方客商唱汉剧二簧或黄梅戏,而北楼则给北方人唱秦腔。先唱南腔,后吼北调,你方唱罢我登场,南北交融,盛况空前。

如今的漫川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每天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漫川关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