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2022-09-3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于帆

9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盘点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有关情况。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全国78家文艺院团、112个基层文艺团体近2万名文艺工作者共赴艺术之约,荟萃84台舞台艺术精品、145部群众文艺佳作、32个合唱团和1007件美术、书法篆刻、摄影作品,近20万人次走进剧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馆,超3.5亿人次共聚云端,圆满实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本届艺术节指挥体系坚强有力,组织协同高效有序。集中展示了一批艺术精品和优秀人才,一批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弘扬正道、追求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此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为民理念贯穿始终。

数据显示,本届艺术节期间有280多个平台参与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5亿人次。线上演播是本届艺术节的最大亮点之一,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还确保了展演、评奖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积极开展线上演播的过程中,也在健全组织机构、高效分工协同,加强媒体矩阵、提升社会影响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展了第十九届群星奖评奖工作,经过初选、复赛、决赛,从全国3260个作品中最终评选出30个获奖作品。本届群星奖主题突出、亮点纷呈,呈现出“多”“深”的鲜明特点。“多”体现在数量众多,一方面,广场舞、群众合唱被纳入评奖范围,奖项数量增至30个,评奖数量更多、门类更全;另一方面,展演选拔活动约1.8万场,线上线下观众总人次突破9000万,展演场次、观众人次均创历届新高。“深”体现在参选作品主题鲜明、质量上乘。下一步,将组织群星奖优秀作品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演出,举办群星奖优秀作品展演活动,持续开展“云上群星奖”。

广场舞是本届群星奖首次纳入的门类之一,也是艺术节活动的一大亮点。从参赛作品来看,本届群星奖广场舞形式丰富、风格多变、简单易学、热情奔放。从参赛选手来看,演员构成涵盖面广、各具特色。本届群星奖参赛选手年纪最小的17岁、最大的70岁,参赛队伍通过精心打磨的作品和饱满的热情,彰显广场舞的时代新气象。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群星奖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开展“舞出中国红”全国广场舞示范展示活动,并联合国家公共文化云开展广场舞作品征集展示、云上课堂等系列活动,推动优秀广场舞作品深度惠民。

会上,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介绍了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展演展览活动及文华奖有关情况。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钟华介绍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及群星奖有关情况。发布会由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副主任张旭霞主持。文华大奖获奖剧目代表、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文华导演奖获奖代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部主任毛尔南,群星奖获奖代表、北京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原亮分别介绍了参加本届中国艺术节的感受。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龙倩表示,“刘三姐”是广西特有的文化名片,更是几代中国人深刻的历史记忆。《新刘三姐》从“刘三姐文化”中汲取智慧,不仅以经典的旋律、浪漫的风格和多彩的舞台语汇延续光大了壮族歌圩文化和诗性传统,而且用极具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新主题、新语境、新人物、新演绎,塑造了“新刘三姐”善良、美丽、聪慧果敢、勇于担当的人物形象,描绘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火热生活,表达了当代壮乡人对山歌的坚守、对家乡青山绿水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了“刘三姐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一名儿童戏剧工作者,毛尔南表示,儿童戏剧工作有培根铸魂的作用,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孩子心中播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是其职责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作更多符合大众期待的儿童剧,也是身为创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他认为,给孩子看的作品,要找到符合孩子心理特点和审美接受习惯的表达方式。对主题的认知高度、艺术手法的娴熟运用和对儿童的深入了解,三者缺一不可。

《一起向未来》获得本届群星奖广场舞门类奖项。在被问及这一作品的创作初衷时,原亮表示,该作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体现了广场舞的特点——简单易学、通俗易懂、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结合群文人才培养和群众队伍建设工作实际,原亮认为,群星奖作为群众文化的中国政府的艺术最高奖,聚焦时代主题,具有指引群众文艺创作目标和方向、为广大的群众文艺骨干和基层团队提供展示平台、吸引更多文艺资源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