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曲之花绽放校园沃土
2022-12-23 发表|来源:长治日报|作者:安勇
宛转悠扬的唱腔,行云流水的动作,跌宕起伏的情节……今年以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戏曲进校园”演出,一堂堂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课,让长治市广大师生近距离感受戏曲艺术魅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强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校园里、课堂上接触戏曲艺术,了解戏曲文化,接受中国式美学熏陶,正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戏曲融合吸收了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武术等传统艺术精华,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戏曲艺术发展,“戏曲进校园”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长治如火如荼地开展。长治市文化艺术学校、梆子、落子、豫剧等文艺戏剧演出团体,结合自身演出特点和剧目种类,走进大中小学校,演出精彩剧目,讲解戏曲知识,并通过各种互动形式,增进学生对戏曲的了解和体验,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引导效果。
戏曲属于传统艺术,很多经典剧目传唱不衰,但唱词不易听懂,节奏相对缓慢,欣赏、学习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因此,“戏曲进校园”应选择具有鲜明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精品剧目,创作推出更多反映新生活、讴歌新时代的作品。针对大中小学生不同学龄阶段的特点,培养他们对传统剧目、新剧目的兴趣。
戏曲是观演艺术,亲身表演和体验至关重要,在欣赏中体会、在表演中感悟是戏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学习认知规律,一些院校已经组建戏曲社团,开设戏曲表演课,让学生尝试自导自演自己的戏曲作品,循序渐进培养年轻人对戏曲的认知和感情,这些举措无疑促进了更多学子与戏曲结缘,从而真正理解和接受这项传统艺术。
如今,随着“戏曲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学生喜欢上戏曲艺术,成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者、传播者。让我们立足传统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创新探索,推动戏曲之花在校园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