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繁华落幕古戏台

2023-12-11 发表|来源:忻州晚报|作者:栗旭晨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连寺沟古戏台 王 欣 摄
忻州古城财神庙戏台。 张存良 摄
偏关护宁寺戏台。 王文君 摄
宁武西沟侯家大院戏台。 冯晓磊 摄

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

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唱不尽离愁别绪,

道不完悲欢离合。

阳光明媚,

戏台上曲终人散。

青砖铺地,

戏场院空空荡荡。

忻州是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北路梆子的发源地和“民歌海洋”。作为戏曲、民歌主要载体的古戏台承载着传统文化,散落在全市城乡的每一个角落,见证了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家业的兴旺。这些历尽沧桑、阅尽繁华的古戏台,曾经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一出出喜怒哀乐,成为那年那月人们的精神家园。“数尺地五湖四海,几更天七朝八代”,可以说,古戏台折射的是一部忻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史。

忻州山水瑰丽,文化厚重,佛教文化、边塞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无不彰显着忻州历史文化的深邃和博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悠久的乐舞文化。到了汉代,歌舞百戏十分兴盛。金元时期,杂剧已相当繁荣。及至明清,北路梆子渐成气候,民歌、二人台小戏唱红晋陕蒙,还有繁峙秧歌、神池道情、忻州三弦、五台赛戏、原平凤秧歌、五台山佛乐等异彩纷呈。

忻州曾涌现出元好问、白朴、傅山等文化名人以及贾桂林、曲润海、李万林、辛礼生等文化艺术名家,忻州还是“八音之乡”“中国北方民歌之乡”“摔跤之乡”。文化的生生不息促进了戏台建筑的发展,或得益于民风淳朴,有村就有庙,有庙必有戏台;或得益于雁门关内的平安富庶,很少遭受大规模战争的侵扰;或得益于地处晋西北,气候干燥,木构建筑便于更好保存。诸多因素致使大量的戏台在忻州留存,成了见证乡村历史、百姓生活的“活化石”。如忻府区连寺沟村应天寺前的古戏台,建于清咸丰年间。东张村关帝庙前的古戏台更早,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民国三年(1914年)重建。

在古代社会,戏曲可以使更多的人接受忠、孝、诚、信、礼、义等传统道德教育,因此戏曲具有强烈的社会教化作用,利于统治者开展道德教育,而修建戏台自然而然得到统治者的倡导。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戏台形成于宋代,元明时期得到大发展,到清代成熟定型。特别是在明朝中期以后,随着戏曲进入繁荣期,民间寺院建造戏台已相当普遍。过庙会和唱大戏是连在一起的,过庙会必然唱大戏,不唱大戏而过庙会的情况极为少见。

相传,当年李自成率义军入晋,下太原,占忻州,小住二日,曾在城内老爷庙的戏台看大戏,戏台上有楹联写着:风云有意迎新主,日月无光掩大明,横批是“大顺永昌”,这使得李自成惊喜不已。李自成的义军在代州和宁武滞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少不了观看演出,以娱乐军心,鼓舞士气。

雍正十二年刊刻的《朔州志》记载,宁武一带已经是“夜以继日,唯戏是耽”。遍数忻州古戏台,都与庙宇有着必然的联系,戏台总与寺庙相伴。山门、戏台、过殿和主殿在一条主轴线上纵向排开,因为是给神灵献戏,所以戏台大多坐南朝北,台口面向神殿,诚表对神的敬仰,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明代以后,随着营造技术的提高,戏台建筑形制更加完善,十字歇山顶抬梁式构架的殿堂建筑较为普遍。为了便于戏班人员休息和换装,人们将两座独立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二连台,定襄县大南庄关帝庙就是一个二连台建筑组合体,当地谚语称“东文昌,西五道,连二台子三座庙”。

古戏台不仅是一种文物遗存,而且也是历史建筑。原平市班政铺戏台建筑年代不详,据梁架题记,为清咸丰元年重修。该戏台坐南朝北,石砌台基,高1.3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前歇山后硬山顶,台内中设木制屏风,前台敞朗。忻府区寺坪戏台位于村南,宽三间,进深四檐,单檐歇山顶。该戏台灰瓦布顶,墙体为土坯垒筑,白灰抹面,檐柱通梁上架龙形、象形耍头十朵,四檐栿上有行龙彩绘。戏台建于清道光十五年,为清代遗构,曾做过学校的教室,闲置后年久失修。

代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县共存有古戏台46座,遗存最多的是新高乡,共有9座。代县的古戏台有几个鲜明特点:分布广泛,基本上村村都有戏台;建筑形制相对简单,以硬山顶和悬山顶居多,外表美观,节省用料;大多数的戏台建造为坐南朝北,也有6座坐西朝东,大概与地理地势因素有关;戏台结构与戏曲艺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代县三清观戏台,现在观已毁,仅存戏台,清乾隆三十五年建,坐南朝北,占地面积83平方米,高1.55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檐,单檐悬山顶,前坡歇山,后坡悬山,六檩后廊式构架。

从清朝开始,为区分前后台,戏台通常设置固定的板壁,左右两侧各开文武门,右侧为上场门,左侧为下场门,上下场门上有门额,写有“出将”“入相”“风花”“雪月”等字样。在古戏台建筑中,匾额和楹联是重要的装饰内容,既可起到标名作用,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些文字通常由名人题写,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成为戏台的点睛之笔。

五寨县的南街戏台,清道光三年(1823年)重修,占地487.5平方米,单檐卷棚顶,隔断正中牌匾书“歌且舞”。忻府区的南高戏台,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台中设屏风,两侧各设一个小门,后墙两次间设拱券式窗,台前两侧筑八字影壁。朱红色的台柱上,一副楹联引人注目:文中戏,戏中文,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音藏调,调藏音,懂调者听音,不懂音者听调。

忻州市五台、代县、定襄、忻府区的一些古戏台,现在已所剩不多,幸存的也是残垣断壁,令人惋惜,同时也提醒我们对古戏台加以保护和修缮。从2017年开始,忻州市对忻州古城进行了修复、改造、活化、保护,包括泰山庙、关帝庙、财神庙、秀容书院、西园戏台等建筑,修旧如旧,古色古香,同时恢复了传统古庙会,可谓是好戏连台,游客如织。

在忻府区南高村,古戏台同样历经风雨,年久失修,且地处民宅的包围中。2017年南高村两委班子和村中乡贤们,多次与区文物管理所进行沟通,自筹资金进行移位重建,此举也得到了南高甘露寺的支持。河北省新乐市晨航园林雕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当年农历十一月十八,举行了南高古戏台移位重建落成剪彩仪式。

人生如戏,生活便是舞台。历史走到今天,大众的文化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古戏台也渐渐失去昔日的风采。文化学者、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苏勇和王梅共同拍摄了一本专题摄影集《忻州古戏台》,抢救性工作初见成效。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进来,形成一股社会力量。

古戏台,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制,更是一方文化展台。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的故事,在此轮番上演。演员水袖轻舞,观众如痴似醉。随着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步伐的加快,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古戏台保护好修复好,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流芳千古。

古戏台,

曾经的乡村圣殿,

繁华落幕,

但筋骨犹在。

隐约间,

可以听到那古老而深沉的曲调,

还在乡野村镇上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