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建立数字表演创演基地,引领数字表演新生态

2024-03-06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沈晨

2022年,《“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以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塑文化生产传播方式,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急需科技的助力与赋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被赋予了更高的时代使命。

随着ChatGPT和Sora的出现,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技和文化的创新融合与再生发展是当务之急。我们的文化行业首当其冲面临着巨大挑战。

中国文艺舞台上,无论是当今最前沿的沉浸式演艺、行走式戏剧、实景演出,还是经典的戏曲、话剧、歌剧等,它们的创作、生产、呈现等环节,其本质都是传统的制作流程,都属于“镜框式舞台”产品。

数字表演是冲破传统壁垒的有效方式,它将打破镜框式舞台三维空间的限制,打破戏剧“三一律”单一时间、单一空间、单一人物的设置,通过多重复杂的人物故事、人物情感、人物环境给予当今观众最大的情感共鸣。数字表演由“智能工厂”作为核心引擎,将传统表演要素(演员、舞美、灯光、服装等)数字化,将传统生产流程(创意、编排、呈现、运营等)智能化。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深化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全新创制数字表演的原生作品,以此实现:其一,每一位观众都是创作者与表演者;其二,时间和空间可以随时转换、重构和跳跃;其三,每一场演出都在进行智能化迭代。数字表演的模式,彻底让观众不再受到固定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世界各地区、各时段都可以实时进行互演观看,人数的上限也将突破最高阈值,中华文化、思想、美学等将辐射全球。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数字表演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质生产力,它的出现将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开创人类认知世界的全新维度,改变固有的世界格局,引领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掌握话语权,续写中华文明新的时代辉煌。

为此,建议:第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扶持组建“数字表演创演基地”,集合国家艺术院团、理工类院校、艺术人文类院校及相关企业,并由艺术、技术、工程等领域顶尖人才共同组成复合型攻关团队,探索文化智能生产消费全流程模式。

第二,“数字表演创演基地”可设置在北京,以理工类院校为首选,建立一座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封闭场地,使之具备高性能云计算、万兆级高速网络传输等硬件条件。在试验成熟后,创演基地可拓展至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具有高新产业区的城市。

第三,“数字表演创演基地”可采用项目制组织形式,复合型攻关团队定时、定期、定向完成创研节点。

第四,“数字表演创演基地”可采用校企联合模式,引入国内高端配套企业、国家级艺术院团专业人员,共同完成原生作品。

第五,“数字表演创演基地”可根据完整试验性成果及原生作品的全程记录,提炼一套理论体系,确立一项生产标准,固定一个开发流程。以此,交叉支撑智慧城市、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等相关领域,引领数字表演新生态,让中华优秀文化作为“国家形象”传播向全球各地。数字表演将有力促进我国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极大程度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