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山西艺术节 >

山西: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省

2017-08-17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佚名
运城稷山县高台花鼓表演

山西省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北部是宗教与边塞文化聚集区,集中了大量佛教、道教寺观庙宇和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战争遗址;中部是晋商和民俗文化聚集区,集中了保存完整的晋商票号、民居和民俗活动遗产;南部是根祖文化聚集区,集中了众多远古、上古及中华民族祖先活动的遗迹;太行山和吕梁山是红色革命文化聚集区,集中了抗战活动地、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是山西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平阳木版年画、平遥推光漆、侯马皮影、孝义木偶以及剪纸、面塑、刺绣等民间艺术以独特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黄土高原、汾河两岸的社会风情。山西素有“民歌海洋”“戏曲摇篮”“舞蹈故乡”之美誉,从《诗经》的“唐风”“魏风”发展至今,几乎每个县都有民歌,已收集的民歌达两万余首。以晋剧等四大梆子为代表的地方剧种有54个,占全国现存剧种的1/6,大同耍孩儿等稀有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民间舞蹈遍布全省,到现在还保留着200余种。

山西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文化改革发展,近年来,提出“挖掘炎帝农耕文化、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努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区、革命文化保护弘扬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区”“下大气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进步提供丰润文化滋养,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步伐”等工作部署。

山西文化战线认真贯彻中央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目标,坚持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省市县三级公益文化设施建设达标率每年平均提升约5个百分点。国家级非遗项目达116项,确定项目保护单位168个,列全国第三。2014年和2015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39亿元和268.6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分别达到1.90%和2.10%,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设立以来,全省有共9部作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位居全国前列。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山西紧扣“中国梦”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围绕塑造展示山西“六大形象”,大力挖掘山西文化资源优势,推动艺术事业蓬勃发展,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话剧《立秋》、舞剧《粉墨春秋》、说唱剧《解放》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且分获文华大奖和文华优秀剧目奖;晋剧《于成龙》入选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工程十大重点扶持剧目;大型援疆主题话剧《生命如歌》获全国少数民族汇演金奖;舞蹈《扫街》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2015年,在文化部的支持下,山西省文化厅组织10台优秀新创舞台剧进京展演,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自国家艺术基金设立以来,全省共有108个项目获得1.09525亿元资助,位居全国前列。

山西悠久的艺术传统积淀和长期繁荣的文艺局面造就了山西文艺人才队伍的长盛不衰。迄今为止,已先后有49朵“梅花”竞相绽放,其中4人“梅开二度”,彰显了山西作为戏剧大省的强大实力。他们承前启后,传承着山西戏剧的独特魅力。与之交相辉映的是,山西已连续参加21届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共摘得小梅花奖188项,高居全国之首,被称为中国戏剧界的“山西现象”,显示出山西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

山西现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57个,注册登记的民营表演团体200多个,从业人员上万人。近年来,全省各级各类艺术院团坚持送戏下乡,推进文化惠民,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民生”带来的幸福生活。2014年,山西省文化厅、财政厅联合出台《山西省省级购买公共演出服务试行方案》及《实施细则》。当年确定省级公共演出购买专项资金1000万元,2015年增加到1100万元,2017年增加到1800万,对全省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几年来,在省级带动下,全省购买公共演出服务的资金总量不断增加,送戏下乡演出场次也不断增加,惠民演出超过2.4万场,观众人数达2000多万人次。实现了公共购买演出资金使用效益的放大和文化惠民社会效益的放大,做到了“剧目质量高,演出无死角,群众不花钱,四季有戏看”。

“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是山西省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六件民生实事之一,为落实好此项工作,省长楼阳生专程进行调研,山西省文化厅、财政厅多次就“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专题研究,制定了《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实施方案》。该方案规范了承接主体、演出范围、演出质量、受益人群、采购程序,制定了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演出服务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执行,采取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等方式择优选购,鼓励各级、各类有资质的艺术院团承接“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演出。截至7月底,全省完成演出8133场,演出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观众达600万人次。

为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山西大力推进全省公益文化设施建设,加快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省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健全。截至2016年底,全省“省市县三级公益文化设施建设达标率”为82.38%,长治市、朔州市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顺利,全省已建成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6个;标准化、规范化县级支中心119个;另建乡镇基层服务点894个,社区服务点788个,并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合作,全省28236个行政村,全部建设成拓展型村级基层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建成省级数字图书馆站点1个,市级数字图书馆站点7个,全省11个市的乡镇、街道(社区)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2338个,目前正在推进站点软件平台安装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山西省于2015年起开始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通过普查、细理、善存、展示、活用,在文化原生地因地制宜保护、研究、宣传、传承和综合利用优秀文化遗产,逐步实现每个县(区)都有全面生动、翔实准确的县域历史文化资料数据库,每个乡镇都有系统完整、图文并茂的文化发展记录,并依托乡镇文化站等设施加以展示,到2020年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协同推动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文化建设,留住乡愁、乡风、乡韵。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3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通过这一工程,汇集了无数散落在民间甚至即将消失的文化资源,拓展了文化遗存保护范畴,唤起了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实了乡村文化站(中心)的内涵,调动了基层文化工作者和乡贤人士的积极性,使传承文脉、留住乡愁有了具体的抓手和载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该工程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步骤推行,目前已开展三批,在全省遴选693个乡镇开展试点。

山西高起点谋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探索政府与企业合作新途径,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山西经济转型新引擎、新支柱。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分别与保利文化集团、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山西投资集团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太原市启动文化消费试点,推出文化惠民卡。组织文化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等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会。

山西省文化产业园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园区配套商住地产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是山西省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向非煤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省级重点在建项目。园区规划占地1178亩,总投资约45亿元,主要建设云水间119客栈聚落、留住山西民间博物馆聚落、留住山西非物质文化传承聚落、《天下晋商》大型实景剧、青少年文创总部基地等七大核心功能区。

山西省文化保税区位于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内,总投资额6亿元,占地面积127亩。作为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对外开放重要平台,主要功能是为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提供总部基地和产业协同服务平台,由文化产品加工制造、文化商品保税仓储、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及研发、国际文化商品展示交流四大板块组成,涵盖艺术品加工、文化产品仓储、产品分销、艺术品展示、创意研发、国际文化贸易服务、国际新媒体开发、国际文化电子商务等项目。企业入驻保税区后,将享受到国家关于综合保税区的税收优惠、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管理、对外贸易、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山西近年来注重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大力推动演艺、非遗进景区,催生了一批新兴文化项目。武乡县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太行山》大型实景剧等一大批红色文化旅游体验项目,把红色文化资源成功转化为红色文化产业。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梦回三国——三英战吕布》的陆续推出,有效激发了文化旅游活力。据初步统计,全省有演艺表演的景区景点近30家,洪洞大槐树景区每天有15个剧节目演出19场左右。布艺、漆器、陶瓷、剪纸、皮影、工艺玻璃及民俗活动等非遗项目以各种形式进景区,提升了景区文化内涵,增强了旅游特色吸引力。

山西不断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山西文化魅力,展示山西良好形象。积极参加文化部“中华风韵”“欢乐春节”等文化交流活动,组织艺术院团赴加拿大、葡萄牙、瑞士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文艺演出,宣传中国文化,传播山西声音。在文化部支持下,山西省图书馆与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山西投资集团晋非经贸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将共同建设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图书室。山西华晋舞剧团创作演出的舞剧《粉墨春秋》《一把酸枣》已经走过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在“一带一路”沿线留下中华优秀文化的铿锵足音。两剧演出突破1300场,足迹遍布五大洲,彰显了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实力和文化魅力,成为连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