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山西艺术节 >

首届山西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全程文字实录

2017-09-26 发表|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作者:佚名

9月25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文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艺术节评审组组长李力介绍首届山西艺术节整体开展情况及评奖结果并回答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羽主持。

主持人  张羽: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山西艺术节即将于明天落下帷幕。首届山西艺术节是我省首次举办的全省综合性艺术盛会,是我省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艺术盛会,也是全省文化艺术发展成果集中展示、文化晋军队伍汇聚交流、社会各界群众广泛参与共享艺术的盛会。首届山西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提供了正能量,为实现山西振兴崛起提供了新动力,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了浓厚氛围。

今天我们邀请到省文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健,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艺术节评审组组长李力,介绍首届山西艺术节整体开展情况、评奖结果并回答记者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晋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有省内主要新闻单位和新闻网站的记者,欢迎大家。

下面,请省文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健介绍首届山西艺术节整体开展情况。

张健: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下午好!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首届山西艺术节即将于2017年9月26日落下帷幕。

首届山西艺术节举办于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之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前,节点重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省委书记骆惠宁要求“办好首届山西艺术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宣传文化战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以坚韧不拔、攻坚克难、争创一流的执着和努力,实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履行了“办好艺术节、喜迎十九大”的郑重承诺,实现了全省几代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抒怀、为山西放歌”的崇高梦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首届山西艺术节创造了参评参展艺术作品最多、艺术种类最全、艺术水准最高、活动规模最大、群众参与最广等多个“山西文艺活动之最”,截至今天,做到了“零事故”“零差错”“零负面报道”,以优异成绩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

一、首届山西艺术节总体情况

首届山西艺术节共4大板块29项活动,历时40天,期间举办了第十五届山西省“杏花奖”戏剧评奖、“杏花奖”专业艺术单项评比、第十八届“群星奖”选拔和书法篆刻、雕塑、美术、摄影、农民工歌手展演、广场舞展演、锣鼓艺术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评选;邀请8部国外、省外优秀剧目交流演出。53个国内外演出团体参加了艺术节,中外演职人员约5000人,累计接待剧场观众10万余人次;群众文艺活动调动演职人员3万余人,现场参与人数20万余人次;各项展览展出作品万余件,累计接待参观者29万余人;互联网及手机移动端、微信平台参与人数过千万。首届山西艺术节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舞台艺术精品荟萃

首届山西艺术节汇聚了近年来全省艺术创作的主要成果,是全省文艺战线的大集结、大检阅,体现了国家水准、山西风格、三晋气派。首先是主题鲜明,47台省内剧(节)目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扎根山西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讴歌三晋大地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塑造和展示了山西的人文形象、转型形象、开放形象、壮丽形象、清明形象和安康形象。开幕式演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恢弘壮丽、大气磅礴,艺术化地阐释了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右玉精神,展示了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韵味山西——“梅花奖”演员精品集萃》遴选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24位省内梅花奖演员和十余位小梅花演员,以精湛技艺展示出山西丰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和传承创新的出众实力,让广大戏迷大呼过瘾。其次是题材丰富,晋剧《于成龙》《河清海晏》《孙嘉淦》、京剧《陈廷敬》等剧目塑造了古往今来山西涌现出的廉吏、能吏的形象,传达了治吏当严、从政必廉的理念;上党梆子《太行娘亲》、蒲剧《党的女儿》、豫剧《太行小八路》等作品中蕴含的丰厚红色文化情怀感人至深;话剧《生命如歌》《热泉》等作品直面火热生活,深情讲述共产党人忠于誓言、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经典传统剧目《打龙袍》《劈殿》等展示出山西戏曲文化的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第三是形式多样,艺术节上演作品涵盖了戏曲、话剧、舞剧、音乐剧、音乐舞蹈史诗等9大艺术门类,囊括了京剧、晋剧、蒲剧、越剧、黄梅戏、楚剧等14个剧种。8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国外、省外剧目唱响龙城。24位省内“梅花奖”演员、10位省外“梅花奖”演员竞相献艺,以名家、名剧、名团的巨大魅力,为山西人民奉上了规模盛大、流光溢彩的艺术盛宴。

(二)主题活动星光璀璨

八大类主题活动生动演绎“人民的节日”主题。校园文化周、广场舞展演、农民工歌手展演、锣鼓艺术展演等活动,辐射社会各行各业、不同年龄层次的广大群众,直接参与人数超过3万,仅广场舞展演一项活动网络点击率即超过千万。《艺术的力量》《弘扬工匠精神 追求卓越创新》《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繁荣山西文艺创作》三场高峰论坛掀起了文化艺术的“头脑风暴”,冯双白、季国平、张德祥、杜学文、姚宝瑄、韦天瑜、贺丹、杜曦云等名师大家历数山西文化宝藏、解析山西文化优势、展望山西文化发展,共同探讨将三晋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新方向、新路径。艺术节期间,来自全省的39个群众文艺作品角逐第十八届群星奖选拔,11个历届全国群星奖获奖作品进行展演,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活泼、互动性强,说的是百姓身边事、唱的是群众心里话,最草根儿又最接地气,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11市文化周比拼激烈,大量非遗绝活、特色群众表演亮相艺术节。其中在长风商务广场开展的120多场行进表演最为火爆,累计吸引20余万群众前来观看,大家纷纷拍照、录像、转发朋友圈,成为金秋时节省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其中,阳泉盂县组织的民间舞蹈《牛斗虎》,阳泉郊区80余名群众编排的《“舁上”农耕表演》,柳林县的120人“鼓子秧歌”,以各地特有的、传统的群众文化表演形式,受到广大现场群众的热捧,多场演出引发周边散步、健身群众的热情互动,一同进入巡演队伍,形成“人人都是演员、个个都是明星”的热闹场面。

(三)展览展示盛况空前

中国画、油画、书法、篆刻、雕塑、摄影、壁画、精品藏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美术珍品等12类23项精美展览展出40余天,展品万余件。其中既有首次公开展出上起元代下至当代的傅山、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等巨匠的精品藏画,又有毕加索、达利、安迪沃霍尔等世界级艺术大师和众多国内名家的佳作,还有来自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的传世珍品,当代书画名家描绘山西的最新力作,广大网民、艺术爱好者的摄影、美术作品,共同展示了中国美术的悠久传统,反映了美术创作在当代山西的传承、创新和探索。

(四)文化惠民成效显著

办节为了人民,办节依靠人民,办节成果人民共享。除23场免费展览和众多免费惠民演出,首届山西艺术节售票公演的剧目共有43场,包括地方戏、话剧、音乐剧、交响乐、民俗歌舞等多个门类。为让群众真正少花钱、看好戏,省内演出剧目票价最低30元,最高100元,极大鼓舞了观众的看戏热情。

为让山西百姓在家门口欣赏到国家级的艺术精品,本届艺术节还专门邀请了8台国外、省外优秀剧目进行交流演出,其中包含京剧《康熙大帝》、淮剧《小镇》、舞剧《沙湾往事》等三台文华大奖剧目,和由5位“梅花奖”演员领衔主演的《<唐诗宋词>黄梅音乐演唱会》,以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名剧《梁祝》,都为观众带来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这些外来经典剧目掀起了观剧热潮,让很多之前很少接触剧场艺术的观众从此对舞台艺术“路转粉”,最低50元的票价更让山西观众交口称赞。

为了适应互联网、自媒体时代的消费习惯,让更多百姓买得起票、买得到票,票务工作充分拥抱互联网,观众不仅可以在遍及全市的多处票务点现场购票,还可以通过太原文化消费卡、“文化山西云”网络和微信订票,以便捷服务推高了观众的购票热情。

本届艺术节积极组织省外来晋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晋商晋才”、医疗卫生、环卫、人社、交通、驻晋解放军、武警、教师、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等专场公益演出,让长期奋战在第一线的各行业工作人员得到艺术享受,激励他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助力山西崛起。艺术节还安排专业艺术院团、文艺小分队走进太原市多个社区、公园进行近距离惠民演出,以精彩的节目、精湛的表演为社区百姓送去欢乐。

“文化山西云”的同步上线为艺术节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艺术节期间共完成网上艺术节29项活动的2021条信息上传,10次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即突破20万,网络媒体总点击量过亿次,有力地服务了艺术节,扩大了艺术节受众群体和影响力。

(五)氛围营造浓厚热烈

为在全社会营造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颂歌献给党、颂歌献给人民”的浓厚氛围,艺术节组委会狠抓新闻宣传工作,在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新闻中心,服务媒体记者。来自省内外的49家媒体的449名记者,全力投入艺术节宣传报道工作。新闻宣传注重主题突出、导向正确,将艺术节筹办工作和山西文化建设大局紧密结合,主动引导、精心策划、组织选题、由点带面,通过艺术节各项活动全面展示出山西文化建设思路和成就。开幕式报道华彩热烈、影响广泛,点燃了社会各界群众关注艺术节、参与支持艺术节的热情;精心策划的阳泉文化周重点报道不仅鼓舞了阳泉文化战线的参与热情,更激励了其他地市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竞技比拼的巨大热情,十一市文化周活动成为了地域文化成就、地域艺术特色的竞演擂台,“对手戏”“擂台赛”天天上演,有力助推了艺术节有声有色、高潮迭起。为让观众通过深度报道领悟国粹之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专门组织美术、书法专业人士对《翰逸神飞——藏画精品展》和《翰墨三晋——书法篆刻作品展》进行了名作赏鉴、名家介绍和精品解读活动,让观众真正走进艺术、读懂艺术。艺术节期间,共组织重点报道30余次,中央、省直主要新闻媒体在重要位置、重要版面、重要栏目播发了大量重头稿件,截止9月21日,播发原创报道782篇,百度搜索相关信息达67万余条,做到了40天不掉线、不降温、不冷场。

社会宣传喜庆热烈、鲜明醒目,在公交车、城市主干道、主要场馆设置了艺术节宣传广告、图片、标识,制作播出电视宣传片,扩大了艺术节的社会影响,为艺术节成功举办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出浓厚的社会氛围。

(六)服务保障扎实有效

严密细致、简洁有效的安保工作为艺术节保驾护航,参演参评团队、专家评委、现场观众对此深有体会。针对艺术节战线长、场馆多、室外活动多、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密集度高等情况,安保组多次召开安全会议,与各位项目负责人、各展演展览单位制定了安全工作方案、安全应急预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建立了驻场作业机制,逐日报告机制,上下联动机制,场馆抽查机制,重点活动重点保障机制,做到了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检点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全应急到位。

(七)阳光办节风清气正

首届山西艺术节筹办工作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把节俭办节、阳光办节的原则贯穿于筹办工作始终,以严格的纪律监督、公正公平的专业评奖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评奖氛围。省纪检委驻省委宣传部、驻文化厅纪检组专门组织力量、抽调人员组成山西省“杏花奖”评审监督组、“群星奖”选拔赛评审监督组、美术书法摄影评审监督组,对评委抽取、评奖现场、评奖过程、评奖结果进行全程监督。在评委构成上,首次组建了省内最大的艺术类评奖专家库,共邀请省外专家评委59人次,省内专家评委72人次,进行了43场评奖,评出获奖作品53个;组委会设置舞台艺术特别贡献剧目10个、优秀剧目5个、优秀组织单位8个,评出七项活动优秀参演、参展作品68个。截止目前没有发生一起问题线索举报,为艺术节的顺利开展和完美收官,提供了坚强的纪律支撑和纪检保障。

二、筹办首届山西艺术节的主要体会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成功办节的重要保障

首届山西艺术节筹办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对艺术节筹办作出重要批示,省委书记骆惠宁专门提议由人民艺术家郭兰英宣布艺术节开幕。楼阳生省长专程慰问开幕式演出剧组演职人员。组委会主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清宪,副省长张复明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多次巡馆巡视。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太原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组,组建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工作小组,全省十一市成立了对应的活动执行组,抽调从市到县各级精干力量组建了筹办工作专门班子。阳泉、运城、晋城、朔州、吕梁等市书记或市长亲自带队督战艺术节筹办工作,统筹规划、上下联动、亲力亲为、全力以赴,为筹办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多部门密切协作是成功办节的关键因素

首届山西艺术节筹办工作凸显“大文化”格局,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质高效的文化管理机制正在形成。艺术节筹备初期,组委会即建立了主办单位、协办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和四大活动板块工作组工作例会制度,形成了省、市之间,领导组、各成员单位之间,综合组与各工作组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及时沟通、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每逢重大活动、重要工作、关键节点,及时沟通协商,在全省上下树立起“一盘棋”思想,形成了省市县三级宣传文化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局面,保证了艺术节的圆满成功。

(三)积极改革创新是成功办节的有力助推

 首届山西艺术节创新办节思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助力、社会参与”的“开门式”办节新方式,充分利用艺术节资源、品牌和平台优势,广泛动员企业、社会力量参与,与多家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山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中国建设银行山西分行、晋商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等都对艺术节的筹办提供了大力支持,形成了开门办节的强大合力。

积极创新评奖方式,健全评奖机制,让文艺工作导向更明确,政策措施更有力。第十五届山西省“杏花奖”是落实中央和省委文艺评奖改革有关政策后我省的第一次评奖,全省性文艺评奖项目只保留了舞台艺术政府奖“杏花奖”一项,包括综合奖和单项奖两个子项。奖项从300余个“瘦身”到总共38个,跟上届相比,奖项压缩幅度达88%。本届“杏花奖”评奖,修订了《山西省“杏花奖”章程》和《第十五届山西省“杏花奖”评奖办法》,完善了工作机制,提高了奖项含金量,使品牌效应更加凸显,激励更加有力,导向更加鲜明。同时加大了文艺评论的力度,邀请50余专家在艺术节期间开展“一剧一评”工作,直接面对主创人员,畅所欲言、交流讨论。期间共撰写评论文章95篇,总字数约23万字,通过微信平台大量阅读转发,充分发挥了文艺评论的价值引领和审美引领作用。

(四)良好作风是成功办节的有力保证。

参与首届山西艺术节筹办工作的全体同志坚持提高标准、提升能力、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发扬锐意进取、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敬业奉献,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日以继夜,加班加点,展现了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为历时40天的首届山西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付出了心血汗水、作出了积极贡献。

首届山西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得益于省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是全省各级、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届山西艺术节实现了精彩、热烈、喜庆、圆满的既定目标,共同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了山西人民的一份厚礼。我们将借助筹办艺术节形成的好思路、好机制、好经验、好作风,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全力做好文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努力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  张羽:

感谢张健副厅长的介绍。

下面,请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艺术节评审组组长李力介绍首届山西艺术节评奖结果。

李力:

各位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届山西艺术节既是对我省近年来文化建设成果的一次大检验、大展示,也是一次全面巡礼,既为我省新一轮艺术精品创作布局,也为我省参加中国第十二届艺术节做准备,全省上下高度重视,社会各界非常关注。

本次评审是山西实行文艺评奖改革之后的第一次评审活动,参评艺术形式多、项目多、内容多,竞争之激烈、评审标准之高,前所未有,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评审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做好评审工作,变压力为动力,变焦点为亮点,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评出优秀人才,评出优秀作品,评出首届艺术节的精彩。从2017年7月7日至9月24日,历经两个多月,圆满完成各项评审任务。

一、本届艺术节评审工作有四个亮点

(一)首次集结式大评审,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届艺术节首次将“杏花奖”、“群星奖”与书法篆刻、雕塑、美术、摄影、农民工歌手展演、广场舞展演、锣鼓艺术展演等7项群众文化活动一同举办评比。集结式评审将过去各类零散的比赛活动,统一纳入到艺术节框架内,由艺术节组委会统一安排演出评审,既丰富了艺术节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又整合了资源,节约了经费,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艺术节的品质和影响力。

(二)评审团队层次高、水平高,责任心强。为切实做好评审工作,我们组建了省内最大的艺术类评奖专家库,涉及戏曲、音乐、美术、曲艺、杂技、摄影、雕塑等各个艺术门类,涵盖编剧、作曲、表演、舞美、灯光等艺术创作各个方面,许多评委曾参加过中国艺术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国家艺术基金、中国戏剧节、中国戏剧梅花奖等重要活动的评比工作。本届艺术节参与评审的评委达到了131人次,最为繁忙的时候,一天要完成5场评审。艺术节节目数量之多、种类之多、品质之高,也使每位评委都收获满满,都深深受到艺术盛宴的感染,向艺术节组委会的邀请表示感谢。

(三)坚持开门评奖、公平公正原则,纪检全程介入全程监督。本届艺术节制定了《首届艺术节评奖办法》《关于推荐首届山西艺术节专家评委建议人选的通知》等办法,健全了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了评奖标准、评审机制、评审结构。整个评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采取集中封闭审看录像的方式进行评审;第二阶段对杏花奖、群星奖及7项活动进行现场评审。评审过程严谨规范,公开透明,评委坚持“主创回避、单位回避”原则,组委会监督组全程派员监督评审工作,确保评审工作的权威性、公正性。

(四)坚持艺术创作正确导向,进一步发挥导向示范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作为评审工作的基本遵循。获奖作品在突出中国梦主题,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审美追求,讲述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方面都有新突破、新亮点。

二、评审结果

本届艺术节评出了144个优秀作品,其中:组委会设置舞台艺术特别贡献剧目10个,优秀展演剧目5个,优秀组织单位8个,杏花奖38个,群星奖15个,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18个,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作品12个,雕塑作品展优秀作品6个,网络摄影展优秀作品10个,广场舞展演优秀作品6个,锣鼓艺术展演优秀作品6个,农民工歌手展演优秀歌手10个。

主持人  张羽:

感谢李力院长的介绍。

下面进入记者问答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各位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山西日报记者:

请问李力院长,本届艺术节评审工作与以往我省各类文艺比赛评奖有何不同?

李力:

第一,本届艺术节评奖是我省实行文艺评奖改革之后的第一次评审活动。以杏花奖为例,该奖项是山西省委和山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山西省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往届新剧目奖评奖数量24个,改革后降到8个,在此次艺术节上,28台参赛剧目角逐8项大奖,奖项数量比以往大幅度减少,是历届评比中竞争最激烈、标准最严格的一次。通过改革,奖项设置更加科学,评奖数量更加合理,评奖标准更加严格,评奖程序更加规范,监督保障措施更加完善,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第二,首次实行集结式大评审。本届艺术节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第一次将“杏花奖”、“群星奖”与书法篆刻、雕塑、美术、摄影、农民工歌手展演、广场舞展演、锣鼓艺术展演等项目一同举办评比。集结式评审将过去各类零散的比赛活动,统一纳入到艺术节框架内,所有项目由艺术节组委会统一安排演出评审,既丰富了艺术节的品种类型、活动内容,又整合了资源、节约了经费,最大限度地提升艺术节的品质和影响力。

第三,本届艺术节坚持开门评奖原则,评审团队层次高、水平高。在评审专家组成方面,打破了行业、地域等限制,吸收借鉴全国重大艺术赛事的先进经验,邀请了国内业内知名专家评委加入,既有国家级的导演、编剧、舞美设计师、评论家,又有国内知名院团的一线领导;既有“梅花奖”“文华奖”得主,又有常年活跃在基层的资深艺术家;既有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又有朝气蓬勃的后起之秀,很多评委都有参加全国重大艺术赛事的经历。另外,根据《首届艺术节评奖办法》《关于推荐首届山西艺术节专家评委建议人选的通知》等规定和要求,省直、各地市也推荐了业内专家加入评审专家组。有力增强了评奖的公开、透明和客观性,确保评奖工作的公平、公正,专业性上更具全国视角和视野。

人民网记者:

请问张健副厅长,首届山西艺术节获得了巨大成功,接下来对“永不落幕的艺术节”有什么安排?

张健:

山西艺术节我们会继续办下去,“打造永不落幕的艺术节”。一是本届艺术节闭幕之后,我们会继续办好网上艺术节,广大群众仍然可以通过“山西文化云平台”观看艺术节精彩节目。二是做好优秀剧目调演巡演工作,组织获奖剧目深入全省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演出,展示艺术创作成果,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目前已经确定在中秋、国庆期间,安排部分剧目在省城巡演,以每张票5元的低票价,让更多群众欣赏到这些优秀剧目。各地市也会在近期组织获奖剧目赴基层演出,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到优秀演出。三是参照中国艺术节举办模式,动员各市文化和艺术力量,两年或三年举办一届,具体时间要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我省剧目创作情况等来确定。

主持人  张羽: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到这里。

非常感谢省文化厅和省艺术职业学院的两位负责同志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省新闻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