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音乐剧 >

为“舶来”艺术形式赋予中国气质:​音乐剧在对话中唱响本土新声

2023-03-22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罗群

享誉全球的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将在我国开展巡演,阿云嘎、刘令飞、何亮辰等知名音乐剧演员将出演。《剧院魅影》堪称许多观众的音乐剧启蒙之作,中文版巡演将启的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热议。

作为舶来品的音乐剧,对中国观众来说早已不陌生,中国音乐剧在与国外的交流对话中不断发展,受众面越来越广。早些年,业界提出原版引进、中文版改编、本土原创“三步走”的发展模式,受到广泛认同。如今,这3类作品在舞台上奉献着各自的精彩。当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国内外演艺交流持续恢复、走向深入,新的挑战与思考也摆在了中国音乐剧从业者面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谈起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知名编剧、学者沈承宙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沈承宙撰写的文章《从do—re—mi谈起——美国音乐剧浅介》发表于1980年第四期《音乐通讯》,这是“音乐剧”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内的正式刊物上。后来,沈承宙又向国内介绍了音乐剧《音乐之声》的编剧、作曲,音乐剧这种有点像歌剧,又比歌剧更加平民化,同时更加轻松、包容的艺术形式,逐渐被中国观众熟悉和接受。

2002年6月,音乐剧《悲惨世界》在上海首演。作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在中国内地演出的国外音乐剧巨制,上海观众对《悲惨世界》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取得接连21场演出观众盈门的成绩。这开启了一系列国外音乐剧的引进计划,《猫》《剧院魅影》《狮子王》等在随后几年来到中国,一批坚定的音乐剧从业者和忠实的音乐剧观众也是在这一时期积累、培养起来的。

音乐剧《蝶》剧照

中国从业者清楚地知道,引进国外音乐剧的目的不是帮助国外作品拓展市场,而是在以优秀作品服务中国观众的同时,在学习交流中发展中国的音乐剧事业。艺术实践没有像“三步走”所计划的那样依次进行,本土原创力量甚至比外国作品的中文版改编崛起得更早。2007年,由李盾担任制作人,吉勒·马呜担任总导演,三宝、关山联合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蝶》在北京首演。这部作品在编排、舞美等方面吸收了西方音乐剧的精华,在音乐方面坚守中国本土风格基调,全新演绎了国人熟悉的梁祝故事。可惜的是,彼时的音乐剧市场仍是外国经典作品的天下,《蝶》并未在票房方面取得成功。相较之下,中国第一部全版权复制的本土化音乐剧《妈妈咪呀!》在2011年横空出世,并在3年间巡演超过400场,收获约2亿元票房,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号召力。随后几年,《Q大道》《危险游戏》等国外知名音乐剧也有了中文版。

乐评人轩然认为,制作国外作品的中文版是推动中国音乐剧发展的重要环节,能够为行业积累音乐剧创作制作方面的经验、培养本土演员和舞台技术人才提供环境。更重要的是,一部具有市场成熟度的作品,可以在管控成本、增收等方面带来不少好处,使得音乐剧引进、演出、探索得以长期存续。

常说常新的“本土化”

自从音乐剧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本土化问题便如影随形。为了让舶来的音乐剧服中国的水土,国内从业者进行了多方面尝试。2018年首演的音乐剧《周日恋曲》中文版在这方面做出有效探索,将原本诞生在上世纪8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故事,移植到当代中国北京、上海,通过将原剧中写信交流调整为发微信等细节,让中文版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年轻人在异乡大城市奋斗打拼的成长励志故事,也容易与中国观众产生共鸣。

除了故事背景、思想主题的调整适配,外国作品对白、唱词的翻译也对作品的本土化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以经典作品《音乐之声》的译配为例,耳熟能详的歌曲《哆来咪》的英文歌词倘若直接翻译为汉语,会使得音符的汉语发音与歌词内容毫无关联,让观众不明所以。因此,中方译者从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在剧中的叙事任务出发,创作了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的歌词:“Do(都)——是都来一起唱,Re(蕊)——是花蕊有花香,Mi(咪)——是猫儿咪咪叫,Fa(发)——是头发黑又长。”显然,中文歌词内容与英文原词截然不同,但歌曲在剧中的作用及其所蕴含的天真童趣却如出一辙。

音乐剧《大红灯笼》剧照

音乐剧的本土化不仅是要让外国作品适应中国环境,更意在打造本土原创、讲述中国故事。从业者多年以来进行了大量艺术实践,调动本土资源,为音乐剧赋予中国灵魂。在题材内容上,《金沙》《断桥》等作品深挖地域文化内涵,《英雄》《大红灯笼》等积极从国内兄弟艺术门类那里凝练故事,《在远方》《山河无恙》等则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灵感,表现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感。在音乐表达上,《芳草心》等作品着力打造传唱度极高的歌曲,带动全剧获得堪与外国经典作品比肩的知名度,《宁采臣和聂小倩》等作品借鉴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的元素,还有的作品大胆融入方言、地方曲艺。在表演方面,《草原传奇》《山野里的游戏》等作品受到民族民间舞蹈的滋养,融入了蒙古舞、秧歌等元素。

音乐剧《宁采臣和聂小倩》剧照

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形容,无论改编还是原创,各种各样的本土化努力展现出中国从业者的进取之心,但从效果来看,并不是所有尝试都取得了成功。乐评人而立认为,当多种方式的本土化实践积累了大量经验,当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大批国外作品即将涌入国内市场,也许是时候重新思考什么是音乐剧、怎样打造中国原创音乐剧了。“不少人强调音乐剧的特点是综合性,这没错,但意义不大,因为歌剧、舞剧、戏曲乃至话剧都具有综合性,我更赞同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袁禾的看法,将音乐剧的个性理解为演唱方法多元化、舞种运用非限定化、包括台词在内的一应表演生活化。”而立说,“本土化应该在延续、发扬音乐剧基本形制特点的前提下进行,让洋剧种说中国话,而不应该试图将音乐剧改造成为中国地方戏中的一员或一台晚会,后者这种方向的困难和疑问比较多,也不必要地加大了中国音乐剧海外演出和国际传播的难度。”

引进作品,也培育生态

大量原版引进、中文版改编、本土原创音乐剧作品的演出,让观众对音乐剧有了越来越全面深入的了解,本土从业者与国外同行的对话交流也从具体的艺术处理层面,深入到制作创作机制、演艺生态培育层面。毕竟,以中国独特的运作模式,集各方之力打造几部优秀作品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形成常态化、稳定化的创作演出生态,为源源不断地推出作品、培养人才提供土壤和动力。

在去年举办的“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对谈活动中,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音乐剧导演黄凯就提出了如何形成一套完善的音乐剧商业化、市场化生产、推广、营销机制的问题。在这方面,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譬如,在创作模式上,基于对音乐剧整合化叙事特点的深刻认知,历史上许多经典作品的创作团队是长期合作、不断磨合的,如果各个环节的创作者只是临时搭班子,各自完成自己这份“活儿”,甚至创作期间都无法保证长期共同工作,作品质量就可能受到影响;在收入分配上,美国百老汇的几乎所有创作者,甚至包括之前演出版本的演员,都能随着剧目不断上演而持续获得收入,这种激励机制就比“一锤子买卖”更能激发创作活力;在演出运营方式上,驻场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为演出效果服务,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在声势、经济效益等方面获取集群效应的红利,美国百老汇、英国伦敦西区、韩国首尔大学路的剧场群落等,就采取了类似的方法。

显而易见,一个成熟的机制、生态有利于音乐剧的长期向好发展,而创造和完善相关生态的底层逻辑何在,也值得行业注意。曾经,某些综艺节目的热播让不少音乐剧演员名声大噪,仿佛短期之内音乐剧受到大批粉丝的热情关注。可惜的是,这份热情主要还是在粉丝经济的意义上发挥作用,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它真正带来了音乐剧市场的繁荣、激励了音乐剧创作的进步。三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曾出现过将音乐剧搞成明星演唱会的现象,事实表明,效果不佳。三宝认为,音乐剧要靠作品以及观演习惯来支撑,而非依靠明星,以明星为中心的运作方式帮助不了音乐剧。

音乐剧《翻国王棋》剧照

据悉,首演于2022年9月的中国原创音乐剧《翻国王棋》被韩国音乐剧制作公司看中,以版权输出的方式推向韩国音乐剧市场。这是国内首次实现本土原创音乐剧的海外版权输出。随着国内外音乐剧对话交流日益深入,也许明星与作品、一时热闹与稳定生态,哪一方更可依赖、更可持续、更有力量,并不是多么难以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