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音乐剧 >

音乐剧市场:引进作品,更要引进机制

2023-12-1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罗群

对于喜爱国外音乐剧的观众来说,2023年堪称“大年”,不少优质IP以原版引进或本土化改编的方式来到中国。享誉全球的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巡演风生水起,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复排版全球首演落地上海,首轮开票48小时即告售罄。改编自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同名巨制的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俄语巡演版即将登上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

音乐剧《剧院魅影》。资料图

早些年,音乐剧业界提出原版引进、中文版改编、本土原创“三步走”模式,各类作品在中国音乐剧市场上美美与共。从长远看,需要引进或移植的对象不应局限于国外知名作品,还应包含成熟的制作机制和完善的创作生态,以便更好助力本土原创作品蓬勃发展。

锻炼队伍 培养观众

从知名编剧、学者沈承宙于1980年发表文章《从do-re-mi谈起——美国音乐剧浅介》,到国外音乐剧巨制《悲惨世界》2002年在上海演出,音乐剧这种融合了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元素,工业化、草根化并重的艺术形式,逐渐被中国观众接受和喜爱,包括《猫》《剧院魅影》《狮子王》等知名作品在内的众多国外原版音乐剧都曾来中国演出并打动不少观众。2011年,中国第一部全版权复制的本土化音乐剧《妈妈咪呀!》问世,其在当年引发的关注、斩获的票房皆堪称现象级。随后几年,《Q大道》《危险游戏》等国外知名音乐剧也都有了中文版。

优秀的国外原版作品拥有地道的音乐剧形制、风格,且常有名家名团“背书”,其市场号召力不容小觑,此类作品的引进对于音乐剧在国内的推广普及和观众观演习惯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剧评人轩然看来,相较于原版引进,制作国外作品的中文版对于行业发展而言有着更加内在、深远的影响:一部成熟、完整并具备较高知名度与市场认可度的作品,能够以上手相对容易、成本相对较低、风险相对可控的方式,锻炼培养本土音乐剧创作、制作人才,丰厚的人才储备对于创作原创作品、推动中国音乐剧事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实际上,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并未全然按照“三步走”模式依次进行,原创的步子其实比国外作品本土化更早迈出。2007年,由李盾担任制作人,吉勒·马呜担任总导演,三宝、关山联合创作的原创音乐剧《蝶》在北京首演,以中国审美格调和音乐风格讲述梁祝故事。这一汇聚了豪华创作阵容、演员登台前经历了一年多“魔鬼训练”的作品在中国音乐剧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但可惜的是,该作品并未在票房上取得显著成功。可见,创作者的才华与热忱固然非常重要,但一套可靠的机制、一个理想的生态或许更能为中国音乐剧发展提供结构性保障。

音乐剧《蝶》

优化机制 孕育生态

凭借现有人才储备和创作生产模式,打造几部大型、超大型国产音乐剧作品并不是难事。问题在于,不可能每部作品都以“集中资源办大事”的方式创作,高效且常态化的生产机制对于长期稳定输出优质内容而言至关重要。

音乐剧具有工业化程度高、叙事整合化程度高的特点,因而在创作模式上,艺术家、团队长期合作、配合默契、形成合力,更利于提高智力与资金的投入产出比。倘若创作者总是临时搭班子搞命题作文,甚至创作期间都无法保证长期共同工作,只是按先后流程干自己的活儿,各个环节沟通不充分,就难以创作出高品质的作品。此外,作品走向市场后的收入分配机制也对上游创作有着重要影响。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音乐剧导演黄凯在参加某音乐剧论坛时表示,美国百老汇的几乎所有创作者,包括既往演出版本的演员都能随着剧目不断上演而持续获得收入,这种激励方式有利于涵养创作者的精品意识与长线思维,从而激发创作活力。

音乐剧生产、推广的结构性保障不仅在于优化单部作品的创作机制,而且在于围绕音乐剧演出,培育、完善相关业态,形成与现代都市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相契合的音乐剧生态系统。从英国伦敦西区、美国百老汇到韩国首尔大学路,世界知名的音乐剧殿堂通常聚集着大批以中小型剧院、剧场为主的演艺场所,并以此为中心聚拢起公共交通设施、艺术培训机构、餐厅、咖啡厅、商场乃至宾馆酒店等。这些中小型演艺场所为创作者及其作品提供了广阔的表现、试错、成长空间,为观众提供了以较低成本欣赏音乐剧的机会。丰富的周边业态在为观演过程创造交通、餐饮等方面便利的同时,更有力推动音乐剧融入城市空间和人们的文娱生活,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庞大而稳定的消费市场能够不断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为创作演出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形成从生产到消费的闭环。

正如作曲家三宝所说,音乐剧的发展不能依靠明星,而是要依靠作品和观演习惯。以音乐剧演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出人出戏、培养知音,音乐剧与相关业态深度互动、互相成就,则在更广阔的层面上显示出艺术的魅力与力量,显示出艺术参与构建城市文化、助力美好生活的丰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