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以青春视角致敬文学经典 ——观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剧照宋灏摄/光明图片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日前迎来回家之旅,江苏大剧院歌剧厅内座无虚席。该剧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详细]

“村”语“戏”言里的时代之变与不变

电影《村戏》2017年进入金鸡、金马评委视野,在上海电影节、First影展、平遥电影节一路收获关注,久闻其名,终于在2018年开年守到了它的点映。该片讲的是包产到户试点时期河北井陉农村排...

戏曲元素入歌,听着好听写着难

李谷一曾在2012央视春晚现场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 《故乡是北京》《说唱脸谱》流行一时,如今这类戏歌创作后继乏力 作曲家姚明于几天前去世,让不少人想起了他创作的《前门情思大...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当乘“一带一路”东风走出去

众所周知,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存在与延续的外在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全球化进一步融合、交流与开放的今天,其繁荣与发展不仅关系着...

送戏下乡,是演员的天职

送戏下乡,是演员的天职。童年的我常常被父母带着乘坐马年、拖拉机,好一些的是大卡车,随剧团四处转点下乡,眼见的都是背着铺盖卷、用网兜提着脸盆、饭碗等生活用品的叔叔阿姨。破...

下乡演出万不能“凑巴”

配图 某县剧团,当地政府给它的下乡演出任务是一年400场。笔者问团长:能完成吗?团长回答:凑巴凑巴也差不多。 凑巴的心态,目前在送戏下乡领域并不是个别现象,需要引起注意。这其中...

震撼心灵的《太行娘亲》

安志义/图 娘亲是最富于感情的称呼,加上太行地域限定,有特别的含义。 太行山是英雄的山,五千年华夏,八百里太行,早有定评。到了抗日战争阶段,两万五千里长征抵达延安以后,实施...

转型路上再出发——罗怀臻的戏剧创作追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罗怀臻的艺术观念和剧本创作就努力适应历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以文本的创作带动戏剧从思想、观念、表现方式诸方面进行着深刻而又全面的转型,推动着中国现代戏剧...

读《齐陶剧作选》评

我与齐陶同志相识,大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那时,我们都在山西省艺校讲课,印象中他是山西戏剧界的一位行家里手。 近期他的大作《齐陶剧作选》出版,在之前,原本请我作序,...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时代蓝图,吹响了新征程号角。新时代新征程呼唤新气象新作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文艺界大力倡导讲品位、讲格...

戏曲:要歌舞,不要歌舞化

近年来,在戏曲新剧目创作中出现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舞蹈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大量专业舞蹈演员加盟,独舞、群舞无缝对接,不停舞动的肢体、不断变幻的灯光布景,撕心裂肺的大段唱腔,...

有艺术创新,才有戏曲振兴

配图 一般认为,传统戏曲艺术囿于其特定的美学形式和程式,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古典艺术,不具备现代影视艺术天然的大众性和直观性特征,导致其在当下艺术生态格局中竞争力薄弱。客观地...

中国话剧危机出现新变种

列夫朵金执导的《兄弟姐妹》 最近十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国家层面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对话剧的担忧似乎变成了杞人忧天。花样繁多的话剧展演、节庆活...

  • 首页
  • 上一页
  • 302
  • 303
  • 304
  • 305
  • 306
  • 下一页
  • 末页
  • 4635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