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特别关注 >

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今日拉开帷幕

2025-05-0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晋戏宣

17台大戏汇聚申城 全城开花 处处有戏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既是中国戏剧界的一次盛会,也是上海城市文化魅力彰显和绽放的一次重要机遇,更是上海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优秀戏剧艺术成果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面向世界发挥好“窗口”作用,集中展示中国戏剧艺术魅力的一次最佳实践。

2025年5月8日至2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活动将在上海隆重举办。这是梅花奖42年历史上首次在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绽放。17场精彩纷呈的演出将在上海集中呈现,涵盖11个戏曲剧种和话剧、舞剧等不同戏剧艺术门类。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由中央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自1983年创办以来,梅花奖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育新人、推精品,至今已走过42年的光辉历程。

本届梅花奖初评经全国院团上报、各省市剧协推荐,共有62名优秀戏剧演员进入初评,包括戏曲51人、话剧4人、歌剧2人、舞剧4人、儿童剧1人。在公平公正原则下,经初评评委集中审看录像、审慎研判,以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了17名演员进入终评,包括戏曲演员14名、话剧演员2名、舞剧演员1名。梅花奖终评将以剧目现场展演的形式进行。经终评评委现场观摩后,差额评出15名获奖演员,结果将于5月21日晚与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的5部获奖剧作一同揭晓。5月22日,组委会还将举办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座谈会和下基层慰问演出等活动。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迈向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本届入围终评的演员呈现出剧种多样化、地域分布广的特点,涵盖了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南、江苏、福建、浙江、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京剧、昆剧、河北梆子、秦腔、曲剧、婺剧、锡剧、湘剧、蒲剧、柳子戏、台州乱弹以及舞剧、话剧等多种戏剧表演艺术门类。17名演员中,既有来自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院团,也有来自基层和民营剧团,年龄最小的是31岁。

本届梅花奖评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演出导向,鼓励多演出,坚决纠正获奖就“入库”现象。报送剧目要求坚守戏剧本体和中华美学精神,纠正戏剧界长期存在的“舞美大制作泛滥”“泛剧种化”“题材同质化”以及“排一台扔一台”等不良现象。本届入围终评的剧目充分体现了“三并举”原则,既有整理改编传统戏,也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

本届梅花奖在评选工作中重视“两新”戏剧工作者的发展,首次开辟了民营剧团的申报通道,把中国剧协民营戏剧工作委员会列为申报单位,让更广大的民营戏剧力量参与这一奖项有了制度保障,其中一名民营院团的演员成功入围本届终评。民营院团具有灵活创新的特点,它们的加入不仅为戏剧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两新”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届梅花奖的评审工作充分考虑到戏剧门类的多元性、地域的广泛性、剧种的多样性、行当的丰富性,为全国不同领域的戏剧人才搭建广阔的展示平台。在坚持艺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倡报送不同戏剧艺术门类、不同戏曲行当和未获得过梅花奖的地域、剧种的演员参评。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演员首次进入终评,是对中央“文化润疆”政策的有力践行。入围本届终评的剧种不仅有全国性或省级大剧种,还包含了柳子戏、台州乱弹等稀有剧种,其中台州乱弹是第一次入围终评。

本届梅花奖评选以人才培育为根本,为戏剧表演人才健康成长开辟通道。入围本届终评的35周岁以下青年演员共有5位,是2015年奖项改革以来最多的一届。另有7名青年演员从中国剧协往届主办、承办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艺苑撷英”“新时代戏剧英才培养工程”表演人才培训班等活动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终评。

本届梅花奖在评选工作中所体现的多维突破,既体现了戏剧工作者对戏剧艺术本体的回归与坚守,更是以改革思维破解行业发展瓶颈的有力实践,对推动我国戏剧文化的发展繁荣具有深远意义。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次落户上海,这是加快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本届梅花奖以“梅花竞放戏聚东方”为主题,除了17台终评剧目集中展演外,还开展快闪预热、导赏互动、主题研讨等系列配套活动,践行“人民节日”的宗旨,营造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4月26日、4月27日、5月2日,“梅花绽放在上海”活动走进上海城市特色文化地标张园、交通枢纽地铁人民广场站、核心商圈陆家嘴中心,以快闪限定展、走秀表演、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营造全城开花、处处有戏的生动局面,探索文旅商体展融合新模式。活动现场,竞梅演员带着拿手绝活粉墨登场,上海地区曾获过梅花奖的演员们也义不容辞赶来助阵。素有戏码头之称的上海,发挥着“近悦远来”的集聚效应,不同剧种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好戏连台,让观众了解梅花奖,近距离感受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活动现场也打造了“梅”韵十足的沉浸式戏剧空间,17场终评剧目的精美海报,吸引来往人群驻足观赏、打卡拍照,不少戏剧爱好者现场扫码,买上了自己心仪的剧目演出票;互动体验区,艺教老师们为中外观众扮戏妆、换戏服,指导摆出经典戏曲动作,定格“梅花”主题艺术照;文创集市里,全国各地不同剧种的周边文创琳琅满目,为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增添了更多艺术气息。

本届梅花奖终评剧目展演采用市场运营与惠民公益相结合的方式。本次梅花奖组委会拿出总票数中的30%,作为公益低价票,价格在30至80元不等,覆盖全部17场演出。另外,还特设了部分观摩票,赠送给劳模、基层官兵、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以及残障人士、自闭症儿童等群体。从便民举措来讲,考虑到各年龄层的市民的购票习惯,一方面可以到各大剧院现场购票,另一方面,组委会也协调了相关剧场和票务平台,在指定售票小程序内,设立“梅花奖专版”,在统一展示梅花奖所有演出信息的同时,可以直接扫码购票,实现一站式服务。让戏剧艺术更多地惠及上海市民,也让更多人群通过戏剧艺术,感受城市温度和文化氛围。

获奖演员“送戏下基层”是梅花奖的一项传统公益活动,深受欢迎。本届梅花奖共安排了34场导赏,目前已如火如荼地展开,终评演员们将陆续走进基层、走进校园等,开展各具特色的艺术导赏活动,把最优质的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和青少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