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不是演给专家,而是演给大家”——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

看得懂,喜欢看。这是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现场许多路转粉观众的感受。从早年的高大上到今日的接地气,我国舞台艺术领域最高盛会在岁月更迭中悄然转变。本届艺术节的剧目,不是演给...

高腔梆韵传久远 盛世欢歌惠人民——首届全国梆子声腔优秀

金秋送爽,梨园飘香。10月19日,首届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精彩上演22天后,圆满落下帷幕。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等10个省、市、自治区的21个剧种31场演出轮番...

以优秀文艺作品回馈人民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已经拉开大幕。一台台精彩纷呈的节目,一副副激情迸发的面容,一句句言中肯綮的话语,都在生动地阐释着这个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千年古都,汉唐气象,人民城...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问题,是最为世人关注的大问题。中国选择什么道路,中国向何处去,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会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和大国之间的力量消长。中国威胁论、...

探索求真——对晋剧《于成龙》人物塑造的心得与感悟

晋剧《于成龙》是我主演的第9部新创剧目了,2015年9月在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首演,又先后赴包头、北京、山西省大部分地市演出,至今已演了40多场。《于成龙》自上演以来受到各级领导、...

聚焦现实与梦想 弘扬传递正能量——“十一艺节”文华奖舞

舞剧 《桃花源记》资料图 10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仅4天,已有近20部文华奖评奖剧目在陕西各地上演。这些作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

戏剧舞台如何吸引年轻观众“入戏”

如何应对时代的挑战,在传承经典的同时避免年轻观众流失,是当代中西方戏剧人共同思考的问题。由德国柏林戏剧节、意大利斯波莱托艺术节、法国普瓦捷剧院等欧洲知名剧院、艺术节负责人组...

2015年我国戏曲发展态势简述

配图 自网络 2015年是中国戏曲转型发展至为关键的一年。在党和政府一系列文艺方略和戏曲政策的指引下,戏曲人如饮甘霖、如沐春风,中国戏曲的转型和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戏曲剧...

歌剧如何大众化 ——说说我的歌剧观

■郑小瑛是我国第一位歌剧交响乐女指挥家,曾任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曾担任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郑小瑛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留学苏联国立莫斯科音乐学院...

融入现代文化生活——谈“戏曲进校园”

配图 新华社郝群英摄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作为国粹的戏曲艺术在时代大潮中逐渐丧失了生命力,并且现在的青少年已经逐渐疏远了这些艺术,戏曲与年青一代的代沟或成为青少年与优秀传统文...

戏曲进校园的双重意味

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文化复兴战略的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通过创造戏曲与年轻人的交集,对戏曲事业的振兴和青少年精神培育两方面同时产生深刻影响,让青少年因亲近戏曲而变得高雅,让...

面向大多数青少年——谈“戏曲进校园”

关注大多数,是戏曲进校园工程的初衷和方向。要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更新、细化顶层设计,以精准的科学态度助益未来。 《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是京剧名段,常合称大探二。...

  • 首页
  • 上一页
  • 409
  • 410
  • 411
  • 412
  • 413
  • 下一页
  • 末页
  • 50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