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戏曲传承 少不得青年领军人才

沈铁梅来北京开会,顾不上吃晚饭,急着赶到小西天电影资料馆,去看一出话剧版电影《奥赛罗》。那种感觉真的很震撼,镜头的运用我们根本想不到!看电影像看话剧演出一样,还有中场休...

从戏曲化表达看晋剧《红高粱》的改编

晋剧《红高粱》剧照 2015年对于戏剧界来说是一场考验,因为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戏剧的在场是必须的。全国各地都在以抗日为题材创作话剧、戏...

吹响时代前进的文艺号角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释中国梦,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同心奋进、一往无前...

漫谈京剧《金谷园》

早在20多年前,就闻听曲润海厅长创作了剧作《金谷园》,后来又听到该剧经山西省京剧院排演,主要人物绿珠由梅派青衣李胜素担纲,并且荣获了1995年11月在天津举办的第一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自古佳人情义重——观京剧《金谷园》

山西省京剧院根据绿珠故事排演的《金谷园》就曾1995年在首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中亮相获奖,此前在京与界内好友提及山西省京剧院正复排该剧,友当场忆到该剧虽上演短暂却亦在心中留有美好...

“在场”的戏剧评论

戏剧评论是具有挑战性的学术活动,它是评论者面对戏剧作品向观众和读者做出的喻示性活动。当前戏剧评论存在不少问题,如专业评论家队伍需要更好地建设,真正专业理性、具有问题意识...

“洋为中用”百余年——看中国戏曲演绎外国文学历程

创意京剧《浮士德》 当今,中国戏曲的主要创作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整理、改编传统戏;第二种,新编历史剧;第三种,现代戏;第四种,外国题材戏。 对于改编外国文学题材,中国戏曲有...

天上掉下个洋妹妹——中国戏曲改编外国文学谈

黄梅音乐剧《贵妇还乡》 实验豫剧《朱丽小姐》 史依弘《情殇钟楼》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振兴我国戏曲艺术。戏曲...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9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

景俊海: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同志在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

晋商与山西戏曲艺术的传播

苏州全晋会馆戏台 晋商题材的戏曲剧目 明清时期,晋商是国内最大的商帮,足迹遍及全国以及北亚地区,称雄商界500年。其经营资本之雄厚,活动区域之广泛,在世界商业史上是罕见的,是当时唯一可...

校团携手 优化戏曲育人生态

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戏曲院校与戏曲院团重任在肩,不但要各司其职,更要通力合作。戏曲院校与戏曲院团都承担着培育人才的重任,学以致用,目标一致,只是阶段不同。戏曲艺术虽然是...

  • 首页
  • 上一页
  • 436
  • 437
  • 438
  • 439
  • 440
  • 下一页
  • 末页
  • 508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