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童声里的古风魅影——代表委员热议“戏曲进校园”

配图襄阳市二十四中1000多名师生迎来了戏曲大餐。视界网 涂玉国 摄 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承担了传播优秀传统美德、成风化人的作用。如何让学子爱上戏曲,让戏曲...

培育君子人格是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目标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最近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这是国家...

经典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全国政协委员高洪波作题为《坚定文化自信 创作文艺精品》的发言。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拓 摄 坚定文化自信 创作文艺精品 时代是一座山,远近高低,横侧不同;时代是一条河,急缓折弯,流...

一个剧本11人署名,且说“挂名剧作家”

配图 与文无关 写 剧本是艰苦的创造性 劳 动 , 不 经一番跋涉 之苦 , 无 数辗转反侧 、 通 宵 达旦之夜 , 难 有所获 。 一改再改 , 废 稿盈尺计 , 乃 是家 常 便饭 。 当 然 , 戏剧 界 也...

小议“嫉贤妒能”

某演员连着塑造了几个形象,反应不错,戏剧刊物准备发一篇评介他的文章。当他了解到刊物这次只介绍他一个人而不准备介绍剧团其他演员之后,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 有那么严重...

让传统文化俏起来美下去

李洪涛 摄 3月8日晚,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名为先人与我们同行的感悟国学经典大型交响咏诵会上,《易之歌》《道法自然》《万世师表》《美哉!诗经》一篇篇由名家咏诵、交响乐伴奏的...

戏曲“妒病患者”需治疗

配图 与文无关 明传奇本中,有《疗妒羹》者,是讽谏世人勿妒嫉的。 妒,既然需要疗,显然就是一种病了。这种病,世上有,戏曲界也不例外,特别是心胸狭隘的人最容易得。这种病,算不...

把地方戏曲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

资料图 当下,地方戏曲艺术出现了保护传承发展困难,戏曲曲艺推广普及难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史佳华建议,要多措并举、增加投入和支持,实施传统戏曲曲艺振...

建议建立健全戏曲艺术的"国家典藏"制度

光明日报记者 周官正摄 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 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艺术指...

现行戏曲教育诸多层面有违艺术规律

配图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 ,计划在十三五期间主要实施戏曲振兴工程 ,戏曲振兴,教育为先。 戏曲教育伴随戏曲的兴盛,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呼唤文艺家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扛鼎之作

文化解决灵魂与精神,文化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环境是文艺创作发展的核心力量。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

激浊扬清靠的还是作品

小鲜肉虹吸影视产业,宋丹丹、高满堂、冯远、席强等全国政协委员表示 激浊扬清靠的还是作品 ◎小鲜肉现象,不是一个行业个例,它跟我们大环境中的那些不当的价值观、财富观是有关系的...

  • 首页
  • 上一页
  • 391
  • 392
  • 393
  • 394
  • 395
  • 下一页
  • 末页
  • 50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