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传统戏曲要唱响在属于年轻人的“宇宙”中

传统戏曲艺术的弘扬更需要自身去改变话语方式 配图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这是鲁迅小说《社戏》对传统戏曲惟...

更多地关注普通文艺工作者是正能量

配图 自网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文联深化改革方案》,并强调,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重要...

传承戏曲应夯实群众基础

碗碗腔剧团演出《卷席筒》现场图/张建益 近日,在山西省孝义市大堡村,被称为天下唯一团的孝义碗碗腔剧团的碗碗腔《逼婚记》演出吸引了十里八乡的人。台上演员表演精彩,台下观众看得...

文艺不能做资本的奴隶

张国立、高满堂等全国政协委员痛斥收视率造假行为 文艺不能做资本的奴隶 收视率造假已成电视行业潜规则 美堂漫画 去年底,某一线卫视,由某当红小花主演的电视剧上档三天,竟然因为收...

戏曲粉丝也要粉得“专业”

配图 与文无关 近十余年来,戏曲粉丝文化的变化是个值得关注的有趣现象。尤其是现今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关于戏曲院团或演员的微信群,长期占据着手机微信的前几位,其活跃程度可见一斑。...

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配图 ●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没有中华文化,就不成其为中国人和中华民族。只有牢牢站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戏曲传统的电影移植与现代表达

《生死恨》剧照 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时便与戏曲水乳交融。戏曲大幅度聚合诗、书、琴、画、舞、乐等艺术元素,成为古典审美意趣的综合结晶和民族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是电影学习并借鉴传统...

中华文艺应该把什么样的影像投射到人类星空?—关于文艺

配图 自网络 一个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能有效作用于当时的社会精神,对于民众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引导力、情感升华力和情绪感染力,因而或彰显幽微或潜移默化地引领和影响着时代心理。优...

“圣旨到”的魔咒与“赐牌匾”的套路

黄卓绘 近日看的一出新编历史题材清官戏,虽然对情感戏的渲染和卖力的表演博得观众阵阵掌声,然而情节的前后重复让人看到了编剧的无力,人物思想的前后矛盾让人看到妥协和不彻底的操...

戏曲进校园要唱响“和声”

配图 自网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承担了弘扬传统美德、成风化人的作用。如何让戏曲文化渗透到校...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四点思考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成,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文化发展改革的目标指向。日前发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社会主义强国...

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冯英: 要为更多的艺术创作者提供机会,为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引进开辟绿色通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华文化...

  • 首页
  • 上一页
  • 389
  • 390
  • 391
  • 392
  • 393
  • 下一页
  • 末页
  • 5096103